中老铁路客运通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。去老挝旅游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。老挝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是湄公河边惬意的咖啡店,是古色古香的寺院和建筑还是热带雨林的自然风光。走在万象的街头,我最明显的感觉是仿佛穿越到了上个世纪,来到了一个小县城。
这次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来万象的。和上次去琅勃拉邦不同,这次我们买的是西双版纳到万象的直达车票,不用下车换乘汽车到陆路口岸出境了。我们从西双版纳上车,大概一个小时就到了磨憨。在磨憨需要下车办理出境手续之后再回到车上。之后,列车会缓缓穿过中老友谊隧道,到国境线的位置时,可在看到灯光在隧道壁上投射出的两国国旗。之后就进入了老挝境内了。当然,还要在磨丁车站再下来一次办理入境手续。

进入老挝之后,几乎看不到多少窗外的景色,隧道实在太多了。琅勃拉邦是老挝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,下车的人很多。车上也有一些空坐位了。继续南下,窗外的山逐渐少了,农田多了起来。老挝是热带季风气候,现在正好是旱季。树木多少显得有些枯黄,农田也没种植庄稼。路上除了一个水泥厂,没看到其它的工厂。连像样的城市也没看到。即使到了万象,也是给人一种小县城的感觉。
万象火车站离市区还是有些距离的,需要坐车去市区。说到交通,还是比琅勃拉邦要方便一些,毕竟是首都,有公交。不过我们没选择公交车,因为据说时间非常不准,班次也非常少。外加老挝语完全不认识,地名也不熟。不想折腾了,所以直接打车到了酒店。

我们的酒店就在市中心,但即使到了市中心,也很难看到高楼大厦。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大部分路口没有红绿灯的。从上海过来的我简直无法想象。如果上海像这样大多路口没红绿灯的话,肯定是要么一堆车撞在一起,要么就堵成一坨,几天也不会通。不过这边的交通秩序还算好,可能因为这里车不多而且开得不快,而且所有的司机在转弯时一定不会忘记打转向灯。看起来并不是交警查得严,而是不打灯真的会出事故。
万象的景点不多。地标建筑凯旋门可以说是一个必打卡的景点了。凯旋门1957年开始修建。据说是为了纪念法国殖民统治结束这一历史时刻,老挝王室挪用了美国援助的修机场跑道的水泥,建了这么一个东西。1975年,老挝人民革命党解放全国,万象市群众庆祝胜利的游行从这里通过,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而将其称为凯旋门。

凯旋门广场周围都是老挝的政府机构,往南走是Avenue Lang Xang。算是万象的主要街道,也是唯数不多的有红绿灯的街道。路两边是一些外国的银行,这条街大概算是万象的金融街了。

万象的景点可以说非常少。基本上是一些寺院之类。湄公河边上还有一个夜市。还过我感觉并不怎么好吃,偏辣偏咸。这几天主要吃的是日本料理 。稍微远一点的话,有个万佛公园。公园不算老,不过因为这里处于热带,佛像很快就看起来很有年代感。

万佛公园离市中心有30多公里。好像通公交,但是线路不熟,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用Loca打车,34km花了46万LAK,合154元人民币。想想上海打车的价格,也不算贵,对吧。
万象的塔銮也是一个值得打卡的景点。有时也被称为“大金塔”,就是老挝国徽中间的金塔。塔銮始建于1566年,塔下埋有佛祖舍利。之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。

还有一个景点是万象美术馆,也叫万象神木博物馆。馆中展出很多制作精美的红木的木雕,有小叶紫檀,红酸枝,阴沉木,金丝楠木……。不过呢,购票的时候工作人员会说有免费的讲解。但这个讲解只讲了一点点展出的木雕就开始灌输沉香的药用价值。之后径直带进了纪念品商店。二楼还有很多非常精美的木雕就直接略过了。
万象初看像一个县城,但还是有一些“大城市”的影子。比如那一条街的银行,大部分都是外资银行。有马来西亚,越南,泰国,日本,澳大利亚,新西兰等。感觉完全超出了一个落后小城市对银行的需求。时不时能看到办签证的代理机构的广告,似乎这边人国际旅行的需要也是比较多的。还有一个街区,被称为洋人街。有一些比较精致的咖啡店,酒店,餐馆。当然,这一带外国人也很多。
反正万象总的感觉就是,总体很穷,但是如果有钱的话,生活还是不错的。
发表回复